股票能开杠杆 这家公司,蹭英伟达热点“烂尾”,独留17万股民接盘

发布日期:2024-08-05 21:22    点击次数:170

股票能开杠杆 这家公司,蹭英伟达热点“烂尾”,独留17万股民接盘

这真的合理么?股票能开杠杆

如果问你,需要多少资金,才能在一家A股公司当上前十大股东?很多人可能以为,怎么着也得要上亿甚至几亿吧,实际上,通常“牛散”在单只股票上的仓位基本上就是这个水平。但我们今天的这家主角公司,“前十大股东”的门槛低得让人不敢置信!

让我们看一看上市公司鸿博股份的前十大股东名单:前十大股东股权比例之和只有5.8%,而且,一个持股超过2%的单一股东都没有,更不必说第二名实际上是北向资金。最后一名持股116万股,按照6月21日收盘价11.63元计算,市值约为1349万元。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1349万元,即使在近期茅台一路下挫的背景下,也只够买91手茅台,但是在这里却能进入前十大股东行列,鸿博股份堪称“全体股东所有,杜绝一言堂”的典范!

如果是像谷歌这样的超级“巨无霸”公司,这样高度分散的持股比例不足为奇。问题在于,鸿博股份只是一家总市值60亿的小公司,股权依然如此分散,难道公司希望率先在全体17万股东中实现“共同富裕”,分享公司发展的红利?

真是这样么?让我们回到2008年IPO时的招股说明书,可以发现:预备上市时的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超过74%,而尤氏家族七口人就占了70%,以此绝对控股比例,什么董事会、股东会,确实都等同于家庭聚会。当时的鸿博股份,是一家彻头彻尾的家族企业!

图片来源:招股书

从昔日七个人的家庭聚会,到如今17万股民的“盛会”,其中不仅是实控人彻底抽身跑路的“经典”故事,还有一家上市公司“蹭热点”的熟悉套路。

相关资料显示,鸿博股份创办于1999年,主业一直都是印刷,尤其是彩票印刷。

这么说吧,鸿博股份所拥有的印刷防伪技术,足以用作钞票印刷,而在那个年代,要投资这样一条印刷产线成本不是个小数目:当时这条生产线是从日本引进的,光成本就比普通的印刷机高两个数量级,加上家族里有相应的渠道,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凭借稳定的业绩和市场份额,鸿博股份曾经是行业的“领头羊”,到了2008年,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东风,体育彩票发行量也达到高潮,让鸿博股份赚了个盆满钵满!

巅峰时的鸿博股份多赚钱?上市的第一年营收只有1.55亿,扣非净利润就高达4000万,净利率近30%——要知道,这只是一家印刷厂,这样的净利率堪比印钞机。

可惜时代抛弃你的时候,一声招呼都不会打:印刷行业本质上是纯粹下游产业,缺乏技术“护城河”,只要能买得起机器,任何人都可以做,而更多玩家的进入,结果就是行业的极致内卷,价格的一路滑坡!

别的不说,笔者念书的时候,A4单页打印校园里最便宜也要一两角钱,还得是量大,现如今的某宝平台上,几分钱一页+包邮的打印到处都是,可见行业已经卷到了何种程度!

到了2014年,鸿博股份营收虽然飙升到8.6亿,但扣非净利润却只有2300万,短短6年的时间,营收增加四五倍,利润缩水近一半,就已经完全失去了曾经的绝对市场优势,和大家一起在价格战中厮杀。

到了2015年2月,随着互联网彩票暂停运营。鸿博旗下原本销售和利润都不错的无纸化彩票业务受到重创,同年更是进入扣非亏损的境地!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而早已发现印刷行业“日薄西山”的鸿博股份,也表现出了积极自救的强烈愿望,但问题在于从什么行业入手呢?既然是印刷彩票的,那就先从进军“甲方”彩票行业开始!

据相关报道,2017年国家发布《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一度引起对即开型体育彩票的猜测,甚至传出放开赛马的消息。鉴于此,公司2017年9月6日在海口市投资设立了全资子公司鸿博彩票(海南)有限公司,大有发展“赌马”业务的架势。然而,快7年了,却没有下文——其实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特种行业要想全面开放,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

连自己老本行相近的行业都还弄不明白,鸿博股份居然还大发奇想,准备进军“远开八只脚”的行业!

2017年,鸿博股份宣布跨界手游,2017年5月5日,公司发布收购方案,拟以现金5.36亿元收购深圳市手心游戏100%股权。根据对方的业绩承诺,预计8年就能回本,给股民们整得热血沸腾,但4个月后就泡汤了:9月29日发布公告终止此次股权收购,给出的解释是买卖双方未能在业绩对赌、估值对价等正式转让协议条款达成一致。

外汇:欧元/美元收报1.1198;英镑/美元收报1.3322;澳元/美元收报0.71933;美元/日元收报115.41;美元/加元收报1.26643;美元/瑞郎收报0.93381。

2018年,鸿博股份又想跨界通信,拟出资9亿收购一家通信行业公司弗兰德科技,这家公司成立于2004年,为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产品为基站天线、射频器件,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92亿元,净利润2923万元。但即使收购比例从一开始的70%降到30%,最终同样没能交:2019年10月30日,鸿博股份发布公告称终止收购弗兰德科技30%股权。

收购接连不成,干脆“两手一摊”退场吧,反正按照现在手上股票的市值,要是换成真金白银几辈子也花不完了,但问题在于,股权转让不是菜市场买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么简单,到哪才能找到下家呢?一个叫毛伟的商人进入了视野。

相关资料显示,毛伟,1982年生,河南开封人。24岁开始自主创业,2017年,毛伟创办了河南辉熠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辉熠贸易)和河南寓泰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寓泰控股)。至于双方是怎么“王八看绿豆对上眼”的,便不得而知了。

据公司公告,2019年5月9日,鸿博股份原控股股东尤氏家族与寓泰控股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尤氏家族合计将其持有的7126.38万股(占上市公司股本的14.30%)转让给寓泰控股,金额约为7.1亿元;并于2019年5月29日完成过户登记手续。随后6月份,毛伟成为上市公司新董事长。

或许是减持这种事情,只有0次和无数次的区别:2020年尤氏家族又如法炮制售出8%股权,净赚4亿,毛伟也自此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到了2021年,尤氏家族最终通过多笔减持计划,彻底脱手上市公司,有声音称“尤氏家族套现20亿元”。

不过鸿博股份对“套现”的说法并不认可:针对股权转让,公司本月20日回应媒体表示,这是出于双方的自愿和商业考量,并且整个流程严格遵守了法律法规,确保了合法合规性,并非外界所称的“套现”。而针对尤氏家族的多轮减持,公司则表示,根据公司最新股东名册,当前未查询到有关“尤氏家族”成员持有公司股票的持股信息。

另外说一点看似的题外话:据鸿博股份官微,早在2017年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之时,尤氏家族的尤丽娟就作为鸿博股份副董事长,应邀出席了就职典礼及相关活动。具体细节,可以参考官微于2017年3月30日发的《尤丽娟:用正确的方向为创新求变保驾护航》一文。

事情到这里其实不算复杂,无非就是家族上市公司把生意转手他人,创始家族退隐江湖的故事;但这个世界往往是不按常规的,精彩的章节此时此刻才刚开始,如果创始家族未卜先知,恐怕不会那么急于“卖卖卖”!

接手鸿博股份的毛伟,继承了创始人尤氏家族的路线,继续在跨界上动作频频,甚至于牢记“话不说大点没人信”“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的“古训”,小的不成,就来大的!

2021年,鸿博股份第五次尝试跨界,拟以4.08亿元收购广州科语机器人有限公司(广州科语)进军小家电领域。结果一年后(2022年8月),该项收购果然终止,跨界再次失败。彼时,鸿博股份股价在6元到8元波动,较历史高点的30元已跌七八成。

但是“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接盘侠”毛伟讲故事的能力,连创始的尤氏家族也要为之提鞋:在一场精心的谋划下,公司乘着人工智能的东风,蹭上了“宇宙算力总龙头”英伟达的快车!

2022年8月,鸿博股份任命周韡韡(读韦)担任子公司英博数科总经理一职,全面负责英博数科的筹建、技术研发、团队建设、业务开拓等各项工作。而据官方给出的简历,其曾经负责与英伟达方沟通多个地区创新赋能中心落地合作的可行性、与北京AI创新赋能中心合作的商务谈判。

也许是确实周韡韡发挥了功力,整个2023年,英博数科在公告中表示拿到了来自北京京能、百川智能等公司的大单,而且这些大单都是几亿、十几亿级别的!一家华丽转身的“人工智能公司”似乎向我们走来。

乘上了英伟达的快车,一飞冲天才是应有之义:公司股价从2022年8月行情刚启动时的7元左右,短短一年时间,于2023年8月最高升破45元,涨幅超过五倍!创始的尤氏家族看到后来的这一波行情,只怕是肠子都悔青了。

一飞冲天的鸿博股份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那么英博数科和英伟达究竟什么关系呢?据多家媒体报道,在与英伟达的合作中,鸿博股份很多时候扮演了英伟达、英伟达合作伙伴及算力客户之间的“掮客”角色。也就是说,上游是英伟达,下游是需要英伟达产品的用户,而英博数科只是搬运工。

不过英博数科的规模,很难让人相信它能担起“算力公司”的角色:据公开资料,截至2023年末鸿博股份算力租赁的核心子公司英博数科总共有46名员工,其中仅有24名技术人员,显然满足不了大规模英伟达GPU服务器集群的可参考调试的技术能力。

到了今年4月,事情发生了关键变化:被认为是和英伟达沟通的“关键人物”周韡韡,突然从英博数科与母公司离职,与此同时,随着英伟达向国内出售产品的“紧箍咒”日益加剧,英博数科的算力生意还能做多久,日益引发了市场的疑问。

或许是知道大事不妙,鸿博股份同期还公告进行业绩预告修正,预计去年全年亏损5000万-5800万元,与此前业绩预告中预测的盈利3740万元-5610万元构成方向性逆转。鸿博股份亦因而招来证监局警示函和深交所关注函。

该来的,总还是要来:今年6月7日,鸿博股份连发多篇公告,核心内容都差不多:子公司与三家AI算力合作企业签订的合同,未能达到合同约定或原计划进度。总而言之,转型算力的路如果不说是完全堵死,也可以说是到了尽头!

具体说来,鸿博股份在回复中分别对三份合同进行大篇幅阐述,GPU服务器到货延后为主要原因。而就与供应商紫光晓通签署的合同公告时更是表示“4.94亿元购销合同实际情况与预计相比亦存在延后,主要因2023年10月美国商务部发布对华高端芯片的限制政策,导致国内算力设备紧缺,外部环境较合同签订时发生较大变化”。

虽然几乎每次转型均以“烂尾”告终,但这一点不耽误“掌舵人”在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再一次经历了股份的大变动!

2023年2月17日,鸿博股份披露的最新一份《关于股东部分股份被解押、质押的公告》显示,河南寓泰和辉熠贸易分别向朱琦质押350万股、130万股,质押用途为“资金需求”。截至该公告披露日,质押手续已办理完毕。

而在股价大涨期间,鸿博股份在2023年4月披露,公司收到辉熠贸易和寓泰控股出具的《股权转让协议(一)》及《表决权委托协议(一)》。辉熠贸易将其持有的寓泰控股94.2308%股权转让给了黎小林。鸿博股份董事长、实际控制人毛伟将其持有的辉熠贸易100%股权转让给了杨凯。

交易完成后,杨凯通过辉熠贸易持有公司4000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8.03%;黎小林通过寓泰控股持有公司6715.24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3.48%;毛伟拥有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数量合计为1.11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2.33%,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此后,毛伟辞去了公司董事长一职。

值得注意的是,彼时,杨凯和黎小林都承诺,交易完成后,未来十八个月内,各自不减持其持有的鸿博股份股票。但是请注意,这里的“各自不减持”指的是不主动减持,可不包括其它原因的“被动减持”,而司法划转就是一条“通道”!

根据公告,2024年1月8日至2024年2月28日,历经一路司法扣划,寓泰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辉熠贸易合计所持公司股份比例一路减少至0.65%。公司控股股东由寓泰控股、辉熠贸易变更为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由黎小林、杨凯、毛伟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证券时报的报道更为详细:梳理公告可知,1月5日~2月23日,辉熠贸易、寓泰控股累计遭司法划转1.06亿股股份,占鸿博股份总股本的21.17%。以划转当日收盘价计算,对应的市值合计达到24.64亿元。其间仅有34个交易日,辉熠贸易、寓泰控股的减持效率可谓“高效”。

进一步探究还可以发现,辉熠贸易、寓泰控股遭司法划转的股份,受让人已经通过大宗交易出售,大宗交易的受让方则极有可能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完成抛售。

历经多年反反复复的股权转让,寓泰控股终于从一家绝对的家族企业,转变成为“没人说了算的”无实控人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好像谁都没错,每一步都合法合规,但问题是——这样的结果真的合理么?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